我一直以為我算是很用功的媽媽,還孕期間我看了很多生產產後育兒的相關文章

但沒有實戰經驗這些內容看起來都像紙上談兵,好像也無關痛癢

結果生產之前我反而花太多時間關注我根本沒有經歷的自然產過程(後來去剖腹==!)

跟沉迷美美部落客媽咪介紹小孩應該都要來一個的育兒好物,一直在剁手跟下標中間掙扎(現在看來簡直浪費時間)

殊不知小孩真的生下來,原來"餵母奶"跟"讓孩子自己睡覺"還能"睡過夜"才是父母最大的挑戰跟功課

之前的用功根本都放錯重點了!!!!!不過也不能怪我們這些新手爸媽因為誰知道會生到哪種性格的嬰兒

能養到乖乖吃飯按時睡覺還4周可以睡過夜的天使寶機率跟中樂透一樣低,不然媽寶版就不會一堆阿木再討拍了

 

我很早就知道有<百歲派>跟<親密派>兩種不同的照顧嬰兒的方式

溫ㄤ是虎父,他根本不看育兒書但他帶寶包的方式就很百歲,他不想被小孩綁架影響他看電視玩手機跟打球

我當然也不想,因為我很想睡飽、上網網拍跟發廢文為丫丫的成長留下記錄等她翅膀硬了飛走後可以好好回味(有沒有必要這麼悲觀)

所以一開始我以為我們會很百歲,但沒想到等寶寶真的一出生,一哭真的會讓阿木好糾心,

種是很想趕快去安慰她,看看她有什麼需求給她秀秀,沒想到我的身體自動轉換成<親密派>

大家嘴上都說"不要一直抱小孩,會養成她愛人抱的壞習慣,會抱壞...."什麼的,結果還不是大家搶著抱

當然溫ㄤ除外,因為他一直奉行"小孩哭一下不會死"的鋼(心)鐵(肺)人,不然可能就是耳朵不太好

然後一天到晚用"慈母多敗兒"諷刺我是腦波弱、完全被小孩控制的母親

 

 

簡單來說,《百歲醫生教我的預兒寶典》就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出發,讓小孩來配合大人的生活

正常的生活作息不應該因為多了一個小孩兒變得序亂毫無生活品質

所以小孩必需培養出一定的作息規律,才能維持辛苦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小孩有規律喝奶睡覺,父母才能預測寶寶下一刻可能需要什麼照顧,不用手忙腳亂,

父母們能規畫好一天的照顧寶寶及額外工作(總要吃飯洗澡做家務)的時間分配,

讓父母保持從容愉悅的心情才能開心照顧寶寶,這對目前父母都需要上班的雙薪家庭來說

時間分配的確很重要,所以請一開始就先給寶寶做好"規矩",雖然你必須先經過一段訓練寶寶的哭鬧轟炸過渡期

寶寶會哭會吵但你要堅持,此派的經典名句就是"寶寶哭一下不會死,這也是一種運動....."

"今天你不讓寶寶哭,明天就是寶寶讓妳哭",誰希望每天過著狀況連連意外多,無法預測又混亂的育兒生活呢??

 

 

另一方面,<親密育兒>則是回歸古早人們原始帶小孩的方式

開宗明義就說小孩從肚子裡就跟媽媽用臍帶緊密連在一起,出生後當然也要用背帶繫上身

寶寶聽得到他在肚子裡熟悉的心跳聲,較不容易哭鬧且有安全感

就照飽飽的需求來照顧就好,想吃奶就餵,想睡就讓他睡,密集的肢體接觸給他們安全感

有安全感的寶寶除了能培養他們願意探索世界的意願,相對也會比較有自信且獨立

對照顧者來說,寶寶掛在身上除了可以馬上滿足寶寶的任何需求,掛在身上的嬰兒可以同你的視野一起觀察這個世界

刺激寶寶的五感,讓寶寶可以直接且快速得學習認識這個世界,人類遠古以來,

甚至當今的原始部落就是這麼讓孩子長大的,為何現在人要違背這麼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放任孩子哭泣卻要"訓練"他們獨立,但他們沒有安全感就不會獨立才會哭鬧不休等等

 

 

我個人針對<親密>的做法很存疑,現在社會除非全職媽誰能把小孩一天到晚像袋鼠一樣掛在身上

上班的媽媽能背著小孩坐在辦公室打電腦這樣? 再說小孩一直背在身上長期下來很傷媽媽的腰吧~

所以親密應該已經從我概念裡out了~

不過等到丫真的出生,小貝比一哭還真的很難抵抗天生的母性就是想給她秀秀

每次都要捏大腿才忍住想直接摟在懷裡的衝動

尤其在王G要訓練丫丫自行入睡不抱哄的那幾天,每晚聽到她聲嘶力竭委屈得大哭

心揪到都會痛,才真的體會媽媽心有多玻璃!!!!真的好容易動搖想說"算啦!!就讓我抱到手斷好了"

 

但後來我無意間借了《超級嬰兒通 天才保母崔西的育兒祕訣》,天啊!!!!!!!真的有總相見很晚的感覺

如果我早點看了應該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好悔啊~~~~

 

她的中心思想非常非常棒!!!!!!!她說,請把你的寶寶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她原來的樣子

然後放慢腳步(SLOW法:Stop暫停、Listen傾聽、Observe觀察、What's up怎麼回事)

花點時間好好觀察寶寶的哭聲跟肢體語言,你大概就可以知道小嬰兒是什麼氣質的寶寶跟她的需求

 

<不要怕或馬上抑制孩子哭,她正在跟父母說話>

 

書中概略將寶寶分成天使型、教科書性、敏感型、活潑型、性格乖戾型,有量表可以檢測,也可能兩種都有...

讓父母先對寶寶的氣質有了大概的認識,比較能減少面對寶寶哭鬧反應的不安及回應的不知所措

她的做法介於<百歲>跟<親密>中間,她要父母很密集的花點時間去觀察寶寶

也要訓練調整寶寶規律的作息,利用E(Eat吃飯).A(Activity活動).S(Sleep睡覺).Y(Your time你自己的時間)

讓父母可以順著寶寶的氣質與正確了解他的需求,然後慢慢調整符合大人作息的時間

這樣父母除了可以較有自信面對寶寶的任何反應,也可以掌安排自己的時間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情與體力去面對育兒工作

 

當然每個育兒法都會強調自己的方法最好,比較他派的缺失,

畢竟哪有一個小孩一定可以照書養,但至少崔西女士的做法聽起來比較合情合理一點

我個人覺得步驟跟時間可以不用這麼硬性規定,但"觀察"跟"尊重"寶寶氣質這點我非常認同~~

 

想想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怎麼可能一套標準套在任何嬰兒身上都適用

崔西強調得"尊重嬰兒",就是你在幫他們不管洗澡換尿布餵奶都可以用溫柔的口氣跟她說接下來要發生的事

因為你應該也不喜歡任何人沒告知你的情況下翻動你的身體、脫你的衣服憋~

換個角度說,其實這樣做無形中也增加父母跟寶寶對話的機率,讓寶寶聽到更多詞彙,對將來口語發展也很好

尤其嬰兒在媽媽體內已經聽過小小聲媽媽的聲音,現在聽得更清楚也可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這真的有差唷~我本來就很愛跟丫丫對話,所以每次幫她換尿布洗澡都會一直說媽媽幫妳幹嘛幹嘛,但他爸可不會

每次洗澡兩個就很嚴肅的四目相接,然後幫丫洗頭時丫丫就會不安的扭動然後嘤嘤啊啊叫起來

還有每次丫想睡了就直接拍背等她閉眼就丟上床,丫丫會驚醒然後大哭起來(可能以為自己要被拋棄了)

我後來會一直跟她說"你要學著自己睡啊~媽媽把你放下去好不好,媽媽都在旁邊"等等,雖然放床還是會歡一下

但她漸漸會接受自己被放在床裡,然後邊看看你,邊自己吃吃手就慢慢翻到睏,翻著翻著就睡著了

其實跟寶寶說話時她真的會看你,有時嘴巴也會學妳嘴型開開張張好像想模仿一樣

不要以為他們聽不懂就不說,小嬰兒有時會給你意外的回饋驚喜(我就收過很多次)

 

<翹腳自己睡著了,阿木心裡開心到快尖叫>

 

另外,尊重嬰兒也要尊重他的"氣質"。 丫算是"教科書型"再加點"敏感型"特質

教科書型算是個性比較容易預期的寶寶,當父母實施一定慣例,他會跟隨這個步調。

說丫有點敏感就是她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例如可能她在吃奶或其實想睡了

只要一點聲響就會讓她很容易忘記自己現在要睡覺,但過一會又會累到哭鬧不止不容易入睡

知道這一點,我比較能掌握當我想告訴丫丫她該做什麼的時後,可以屏除哪些影響她的因素

像是吃奶、想睡覺時,我不再坐在電視機前邊看邊餵,竟量把她帶回房間不要多餘聲音,

等她吃飽再跟她說話或玩,減少任何讓她分心的聲響。

睡覺改善最多,可以自己翻到入睡;

吃奶也可以在安靜的四目交接中灌完,雖然有時她還是會分心跟自己的手玩這樣

 

書中對"睡眠"跟"哺乳"這兩部分對我也非常有幫助,分兩篇來介紹好了,比較能清楚交代我的實戰經驗

總之,她書中很多基本觀念我覺得很棒:

尊重你的寶寶,花時間去觀察了解她,正確回應她的需求,建立讓彼此安心的規律模式

 

後來才覺得自己花太多時間在關注寶寶需要用什麼,玩什麼?想像那些辣媽們能打扮美美推著寶寶出門嬰兒車聚會,

對那些把小孩養得活潑又可愛的部落客媽咪心生羨慕,滿心期待寶包誕生後的總總新奇體驗

後來才發現,現實是用永遠睡不飽、寶寶老挑大便時罵罵號,讓妳在拉屎跟立馬夾斷大便趕快出去抱她中掙扎

沒有搞定好寶寶也別想有什麼自己的時間跟生活品質,現實生活中那些母女裝下午茶跟天方夜譚一樣搖不可及

照顧嬰兒真的不是玩洋娃娃或電子寵物,只要定時餵奶幫她洗澡陪玩哄睡覺就好

根本是一連串關卡,而且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挑戰,真的是關關難過關關過啊~~~~~~~~(淚)

arrow
arrow

    咪萬ㄟ Murmu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