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說「吃飯皇帝大」,但我覺得小孩吃飯比皇帝更重要ㄟ
只要小孩子們能乖乖吃完一頓飯,當阿木的就阿咪陀佛了
(我想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一樣吧?!)
為了小孩願意好好吃飯,大家一定敗過不少網路熱門的幼兒餐具
我也是!!!!!!
有媽媽一個孩子就買了10來把叉、匙、筷子,比吃西餐還講究
但我覺得自己還算客氣拉~
兩個女兒的餐具一字排開就下面這些而已(疑?而已!)
有空再來好好整理一下使用心得~
有發現其中有兩支長得很奇特嗎?!
對!因為它們不是普通的湯匙,它們叫做『沾匙』
顧名思義,這就不是挖~來吃的湯匙,是"沾"著吃的湯匙
話說,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湯匙,不!是沾匙
一度想說:「這有洞ㄟ~能用來吃嗎?」
神奇的是,它真的能用,比湯匙還適合寶寶用,怎說?
仔細看,它們跟一般湯匙最大的不同就是挖杓的設計
這樣奇妙的造型其實也是各有功效
這隻橘色的是中空爪子狀,適合沾取濃稠的食物泥
而這隻藍色的微凹有顆粒的匙面
則比較適合較水份較多的稀 米粥、果泥類
條紋把手的設計很適合小寶寶抓握,
安全耐熱無毒材質,符合美國FDA標準
就算寶寶用來當固齒器也沒問題
一套都是兩支,方便根本還分不清左撇子右瞥子的寶寶“左右開弓(攻)”副食品
沾匙還有一個整個碗型是V型設計的學習餐碗
搭配讓寶寶練習自己吃飯這件事~
剛收到這組『Num Num 寶寶學習餐碗 + 餵食沾匙』時,
王G還問我:「幹嘛買底底的碗?」(底底是一隻柴犬)
老實說,我也覺得很像狗碗,也忍不住“噗”笑一聲
廠商說:小孩用的碗跟狗狗用的設計原理一樣啊~
四邊寬寬的腳,就是要減少打翻的風險,
碗底特地設計了止滑膠邊(指)
買寶寶用的餐具,我第一個都是先看清潔方式
畢竟是要放進孩子嘴巴裡的東西
當然要挑安全材質跟能高溫消毒的產品
沾匙跟學習餐碗都能耐熱120度以上
可以機洗,也能蒸氣鍋消毒(餐碗不可紫外線消毒喔),非常好👍
清洗乾淨後,當然就是要來試看看二小姐魚仔
買不買單她『吃飯的傢伙』阿~
這個「V」型設計,剛好就能寶寶無死角的挖到碗底最後一點泥
七個月大的魚仔,已經吃過大部分的根莖類泥、果泥類跟米粥
目前剛開葷,朝肉菜混泥邁進。
今天呢~就先用小白菜泥試試水溫~
沒想到一拿到沾匙,她連副食品都不吃了
直接啃起沾匙,完全無視眼前菜泥~
還啃得津津有味、嘖嘖有聲(喂~)
魚仔:幾ㄍㄧ咩拍假(台:這支不錯吃)
最後還是有沾起來起來吃拉~直接請看VCR!
過幾天,我又拿出來讓她自己沾芭樂泥來吃,
順便看一下不同食材的副食品沾起來效果怎樣?
實心沾匙的確可以沾起較多的果泥跟湯汁~
空心沾匙也能沾起果泥,但就比較會滑落這樣~
我觀察到,魚仔沾匙是放進嘴裡然後邊咬邊吸這樣在吃的
舌頭順便頂一頂把裡面的食物掃進嘴巴裡
幾次下來,感覺魚仔好像把沾匙當比較有味道的固齒器
常常一口食物就在那邊咬沾匙咬個半天
因為寶寶手指使用還不靈活,不太會挖著食物吃
但這種凹凸跟中空排狀的湯匙設計,
就方便他們把泥狀物「沾」起來吃放進嘴裡
過幾天我換了「蘿蔔排骨粥」,
感覺橘色空心沾匙就好用多了~
可以讓魚仔整個沾起一大坨往嘴裡塞
經過幾次的練習,魚仔已經能把食物泥精準的送進魚嘴裡
然後用舌頭把沾到食物舔光,
但別以為用了沾匙,寶寶就會好好把一碗泥吃光光
又不是養到『天才兒童』了!!!
(要真這樣,可能要抓去實驗室研究一下~)
大部份的時候,魚仔還是喜歡用手拉~
所以常常搞成這副杯盤狼藉的模樣
不過也沒辦法,每個家裏有學吃飯的寶寶
媽媽就是要熬過這個擦擦洗洗、
無限擦地大輪迴的「跪婦」過渡期
寶寶真的是左右開弓的生物,什麼能往嘴裡送的通通來這不拒ㄟ~
這款沾匙對魚仔來說很好抓握,用起來好像沒什麼障礙感~
阿!妳吃得也太猙獰了吧~
之前有在PTT上看到看到有人討論這種沾匙不好用
私心覺得要看你期望這個工具它能達到什麼目的?
如果真的要吃飯用,那軟湯匙當然方便媽咪餵食
跟刮乾淨嘴邊殘留的食物。
但如果拿來當作寶寶第一個練習吃飯的工具,沾匙就不錯了
因為七八個月大的孩子還分不清楚湯匙凹凸面怎麼用
沾匙隨便往碗裡一搓,都能沾起食物送進嘴裡,
寶寶覺得好玩,就更容易樂在吃飯這件事
也更樂於學習使用工具進食囉~
沒發現寶寶吃副食品時,超愛搶大人湯匙的,
乾脆給他們一對沾匙自己用,
練習久了,就慢慢會開始自己吃囉~
當然~爸媽心臟就是要大顆點,
孩子們是不會給你吃得乾乾淨淨der~
(此篇為 LAVIDA 育兒好好玩 合作邀約體驗文)
哪裡買?請點此 NumNum學習餐碗+餵食沾匙
更多育兒好物,請光臨 LAVIDA育兒好好玩
或想看更多有趣的育兒好物影片,請點 LAVIDA粉絲團